wū lín ěr jué
乌鳞耳蕨
Polystichum piceopaleaceum Tagawa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台湾台南县阿里山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植株高48-95厘米;
株:植株高48-95厘米;
茎:根茎短,直立或斜升,密被线形棕色鳞片;
叶:叶簇生;叶柄长16-32厘米,黄棕色,密被线形、披针形鳞片及被卵状披针形或宽披针形二色大鳞片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,长32-63厘米,近基部宽10-22厘米,下部的能育或1-2对不育,二回羽状,羽片17-26对,互生,具短柄,披针形,羽片长6-12厘米,宽1.3-2.8厘米,一回羽状,小羽片9-8-1.6厘米,宽4-6毫米,基部上侧具弧形耳状凸,近全缘或具芒尖锯齿,羽片基部上侧1片最大,具深缺刻,叶脉羽状,侧脉6-8对,二歧分叉,明显;叶草质,上面近光滑,小脉密被纤毛状小鳞片;叶轴下面密被棕色线形、披针形鳞片
孢子囊:孢子囊群每小羽片4-6对,主脉两侧各1行,中生,生于小脉末端;囊群盖圆形,盾状,边缘不规则齿裂;
果:孢子囊群着生小脉顶端,中生,在主脉两侧各1行;囊群盖圆盾形,边缘不规则齿裂;
染色体:2n=164;
生态习性
产地:陕西南部、甘肃(康县、文县)、台湾(台南、台中、嘉义、宜兰)、四川(四川盆地边缘)、贵州北部、云南、西藏东南部;
分布:阿富汗东北部,印度南部,克什米尔地区至印度东北部缅甸、斯里兰卡、日本;
生境:山沟、溪边、河谷林下的岩壁,石隙或湿地;
海拔:1200-340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