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uè pí qì
血皮槭
(马梨光、陕西槭、秃梗槭)
Acer griseum (Franch.) Pax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易危(VU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城口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落叶乔木;
株:高达20米;
茎:树皮光滑,赤褐色,常成纸状薄片剥落;
枝:小枝圆柱形,紫褐色,有宿存的灰色疏柔毛;冬芽细小,锥状卵圆形,鳞片紫色,边缘纤毛状;
叶:3小叶复叶,小叶菱形或椭圆形,长5-8厘米,宽3-5厘米,先端钝尖,具粗钝锯齿,上面幼时被柔毛,后近无毛,下面被白粉及淡黄色疏柔毛,叶脉毛密;叶柄长2-4厘米,疏被柔毛;
花:聚伞花序具3花,疏被柔毛;
果:翅果长3.2-3.8厘米,两翅成锐角或近直角,小坚果密被绒毛;
生态习性
产地:河南西南部、陕西南部、甘肃东南部、湖北西部和四川东部;
生境:疏林中;
海拔:1500-2000m;
物候:花黄绿色,雄花与两性花异株;萼片长圆卵形,长6毫米;花瓣长圆倒卵形,长7-8毫米;雄蕊10,花丝无毛,位于花盘内侧;
功用价值
经济价值:血皮槭树冠圆阔,树皮红色并呈片状斑驳脱落,叶片浓密,夏季深绿,秋季鲜红,鲜艳夺目,为优良的观干和秋色叶树种。适植于庭园溪边、池畔、路边、石旁、林缘,孤植或群植均宜,园林观赏价值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