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àn xù diǎn dì méi
腺序点地梅
Androsace adenocephala Hand.-Mazz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米林附近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叶:莲座状叶丛单生或少数丛生,新叶丛叠生于老叶丛上,无节间或具极短的节间;叶3型,外层叶三角状披针形,长5-7毫米,宽达2毫米,先端锐尖,褐色,带膜质,下部边缘白色;中层叶舌形,稍高出外层叶,长5-7毫米,先端圆钝,上半部被白色长达1毫米的毛;内层叶倒卵状披针形或窄倒披针形,长1.5-3.5厘米,先端钝,基部下延成柄,两面密被硬毛状白色长毛;
花:花葶单一,高3-4 (7) 厘米,被开展的长柔毛和具柄腺体;伞形花序近头状,具5-6花;苞片线状披针形至狭椭圆形,长4-5毫米,基部微呈囊状,被长柔毛和腺体;花梗长2-5 (8) 毫米;花萼杯状,长约2.5毫米,分裂约达中部,裂片卵形,先端圆钝,被稀疏长柔毛和腺毛;花冠粉红色,喉部带黄色,直径6-8毫米,裂片近圆形,先端微呈波状;
生态习性
产地:西藏东部工布江达至波密一带;
生境:高山草甸或灌丛中;
物候:花期5-6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