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ǎo huā yuè jiàn cǎo
小花月见草
Oenothera parviflora L.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直立二年生草本,具主根;茎高30-150厘米,不分枝或分枝,疏被曲柔毛、长毛与腺毛,有时在下部仅被曲柔毛,在上部生具疱状基部的长毛;
叶:基生叶狭倒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鲜绿色,长10-25厘米,宽1-3.5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具浅齿,下部具浅波状齿,侧脉10-12对,白色或红色,两面疏被曲柔毛;叶柄长5-10毫米;茎生叶披针形至狭卵形或狭椭圆形,长5-16厘米,宽1-2.8厘米,先端锐尖或长锐尖,基部渐狭或楔形,边缘具浅齿,侧脉6-8对,两面疏被曲柔毛;叶柄0-5毫米;
花:花粉直接授在裂片上;
果:蒴果锥状圆柱形,长2-4厘米,径3.5-5毫米,顶端渐狭,绿色,干时变黑色,毛被同子房,但较稀疏,甚至渐变无毛;
种子:种子褐色或黑色,棱形,长1-1.6毫米,径0.5-1毫米,具棱角,各面具不整齐洼点;
生态习性
产地:我国东北(辽宁)逸为野生;
分布:原产美国东部与中部,在欧洲、亚洲东部、新西兰、南非有栽培并逸为野生;
生境:荒坡、沟边湿润处;
物候:花蕾狭长圆状,长0.8-1.5厘米,径3-5毫米;花管淡黄色,长2.5-4厘米,径约1毫米,近无毛,或具腺毛与长毛;萼片绿色或黄绿色,开放时稍变红色,狭披针形,长0.8-1.7厘米,宽2.5-4毫米,彼此靠合,先端离生,长1-5毫米,开放时反折,毛被同花管上的;花瓣黄色或淡黄色,先端微凹;花丝长7-13毫米;花药长3.5-6毫米,花粉约长7-13毫米;花药长3.5-6毫米,花粉约50%发育;子房锥状圆柱形,长1-1.3厘米,径1.5-2毫米,被曲柔毛,混生稀疏的长柔毛与腺毛;花柱长2.5-5厘米,伸出花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