ōu zhōu yǔ jié jué
欧洲羽节蕨
Gymnocarpium dryopteris (L.) Newman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欧洲(瑞典);
形态特征
株:植株高20-28厘米;
茎:根茎细长横走,被淡棕色、披针形、卵形或卵状披针形、膜质鳞片;
叶:叶疏生;叶柄纤细,长13-20厘米,禾秆色,基部棕黑色,疏被卵形或卵状披针形淡棕色鳞片,向上渐光滑;叶片五角形,长7-10厘米,宽相等或较过,二回羽状(三回深羽裂),羽片5-6对,斜展,相距1-3厘米,无柄,基部1对最大,与叶片上部其余部分近等大,长6-8厘米,宽3-5厘米,三角形,有长柄,二回羽状深裂;叶干后薄草质,绿色,叶轴及羽轴无腺毛;叶脉羽状,侧脉单一;
果:孢子囊群圆形,背生于侧脉中部或上部,近叶缘;
生态习性
产地:黑龙江(饶河、小兴安岭、镜泊湖、凉水沟)、吉林(长白山、延边、通化、安图、临江、抚松、四平街)、辽宁(宁城、凌源)、内蒙古(大兴安岭、额尔古纳、白狼)、山西(沁源)、陕西(太白山)和新疆(阿尔泰山、布尔津、福海、哈巴河)等省区;
分布:广布于北半球温带的其他地区;
生境:针叶林下阴湿处;
海拔:350-290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