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ī zhēn yè hú tuí zǐ
披针叶胡颓子
(大披针叶胡颓子、红枝胡颓子)
Elaeagnus lanceolata Warb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南川;
形态特征
识别要点:与原亚种的区别在于本亚种幼枝锈色;叶片椭圆形,下面淡褐色,具较多的锈色或褐娜色鳞片,叶柄长10-15毫米;花梗长6-8毫米,萼筒长6-7毫米,裂片长3-4毫米,花柱疏生柔毛;
生活型:常绿直立或蔓生灌木;
株:高达4米;
枝:无刺或老枝具粗短刺;幼枝密被淡黄褐色或银白色鳞片;
叶:叶革质,披针形或长楠圆形,长5-14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,上面幼时被褐色鳞片,下面被银白色鳞片和鳞毛,侧脉8-12对,成45°角,下面不明显;叶柄长5-7毫米;
花:花淡黄白色,下垂,密被银白色和少数褐色鳞片和鳞毛,常3-5花簇生叶腋成短总状花序;花梗长3-5毫米;萼筒圆筒形,长5-6毫米,在子房之上缢缩,裂片宽三角形,长2.5-3毫米,内面疏生白色星状毛花丝极短或几无花丝,花药椭圆形;花柱直立,无毛或散生星状毛,柱头长2-3毫米,达萼裂片2/3;
果:果椭圆形,长1.2-1.5厘米,径5-6毫米,密被褐色和银白色鳞片,熟时红黄色;果柄长3-6毫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、贵州、云南;
生境:山地林中或灌木丛中;
海拔:1400-2900m;
物候:花期8-10月,果期翌年4-5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