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 zàng máo lín jú
西藏毛鳞菊
(西藏岩参)
Melanoseris violifolia (Decne.) N. Kilian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锡金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茎:茎直立,单生,高50-70厘米,上部圆锥花序状分枝,茎枝无毛或被稀疏的糙毛;
叶:中下部茎叶大头羽状全裂,有长5厘米的叶柄,顶裂片宽三角状戟形或卵状戟形,长4.5-7厘米,宽5-8厘米,顶端钝或圆形,边缘有不等大的圆齿,基部戟形,侧裂片1对,披针状椭圆形或椭圆形,基部楔形,无柄或有长达0.7-0.8厘米的具翼的小叶柄,边缘有小锯齿或几全缘;上部茎叶及接花序下部的叶不裂,宽三角状戟形或戟形,长6-7厘米,宽5-7厘米或更小,边缘有浅波状锯齿,顶端圆形或钝,有长6-9.5厘米的长叶柄;
花:头状花序沿茎枝顶端排成圆锥花序;总苞狭圆柱状,长1.2厘米,宽3毫米;总苞片3层,外层长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3.5-5毫米,宽1-1.5毫米,内层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.2厘米,宽1.5-2.5毫米,全部总苞片顶端急尖或钝,外面无毛;
果:瘦果浅灰褐色,椭圆形,长6.5毫米,宽1.8毫米,压扁,顶端截形,无喙,无或有微糙毛,边缘稍粗厚,每面有6条高起的纵肋;
生态习性
产地:分布西藏(错那、墨脱);
分布:锡金;
生境:河谷林下、林缘及草甸;
海拔:3040-3700m;
物候:花果期6-8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