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āng huā mù xī
香花木樨
(香花木犀)
Osmanthus suavis King ex C. B. Clarke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南坡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常绿灌木或小乔木;
株:高3-5米,最高可达8米;树皮粗糙,淡灰色;
枝:小枝灰褐色,幼枝灰黄色,被柔毛;
叶:叶片薄革质,椭圆形,稀卵形,长3-7厘米,宽1.5-2.5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叶缘具浅而较密的钝锯齿,两面无毛,腺点在两面呈小水泡状突起,少数在上面呈小黑点,中脉在两面明显凸起,沿上面中脉被柔毛,侧脉5-8对,纤细,在两面均不甚明显;叶柄长5-7毫米,或长达1厘米,无毛,稀被短柔毛;
花:花序簇生于叶腋或小枝顶端,每簇有花6-9朵;花梗长3-8毫米,纤细,无毛,稀被柔毛;苞片宽卵形,长2-3毫米,边缘具睫毛,早落;花萼长3-4毫米,裂片等长或略长于萼管,疏具睫毛;花冠白色或奶白色,花冠管长6-9毫米,径1-2毫米,裂片长3-4毫米;雄蕊着生于花冠管中部,约4/5的花丝与花冠管合生,花药长约2毫米,先端具一不明显小尖头;花柱长约1.5毫米,柱头明显2裂;
果:果椭圆形或卵形,长约8毫米,径约5毫米,呈蓝黑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云南、西藏东南部等地;
分布:印度、不丹、尼泊尔、缅甸等地;
生境:山坡密林中或灌丛中;
海拔:2400-3000m;
物候:花期4-5月,果期10-11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