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íng biān shé gēn cǎo
屏边蛇根草
Ophiorrhiza pingbienensis H. S. Lo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数据缺乏(DD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具体产地不详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草本;
茎:茎和分枝干时变褐红色,嫩枝密被棕红色短柔毛,干时常有纵棱;
叶:叶片薄纸质,长圆状卵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有时卵形,长2-7.5厘米,宽1-3厘米,顶端短尖,钝头,基部楔形,全缘,上面散生短柔毛,下面中脉和侧脉上密被短柔毛,很少近无毛;侧脉纤细,每边5-7条,在下面凸起;叶柄长0.5-2.5厘米,密被短柔毛;托叶披针形或有时近卵形,长约4毫米,全缘或有疏齿,顶端渐尖,里面基部通常有2腺体,有时顶部有一球形小腺体;
花:花序顶生,稍紧密,总梗长1-1.5厘米,分枝螺状,较短,均密被棕红色短柔毛;花梗长1.5-3毫米或近无梗;小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5-7毫米,钝头,具羽状脉,近无毛,或被缘毛;萼管陀螺状,有5棱,长约1.5毫米,密被短柔毛,裂片5,常大小不等,披针形至近卵形,大的长3-6毫米,小的长0.8-3毫米,有羽状脉,被缘毛或近无毛;花冠暗红色,管状漏斗形,花蕾顶端有5翅,管长15-17.5毫米,外面近无毛,里面喉部下方有5条被白色长毛的小区,裂片5,近卵形,长2.5-3毫米,顶端变厚,微内弯呈喙状,背面有阔翅,翅呈半
果:蒴果(未成熟)倒心形,宽约5.5毫米,长约2毫米,被锈色柔毛;
生态习性
产地:云南屏边;
生境:溪边;
海拔:约1400m;
物候:花期7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