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ǎng bù xiǎo hóng mén lán
广布小红门兰
(库莎红门兰、广布红门兰)
Ponerorchis chusua (D. Don) Soó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;
形态特征
株:植株高5-45厘米;
根:块茎长圆形或圆球形,长1-1.5厘米,直径约1厘米,肉质,不裂;
茎:茎直立,圆柱状,纤细或粗壮,基部具1-3枚筒状鞘;
叶:具1-5枚叶,多为2-3枚,叶之上不具或具1-3枚小的、披针形苞片状叶;叶片长圆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至线形,长3-15厘米,宽0.2-3厘米,上面无紫色斑点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;
花:花序具1-20余朵花,多偏向一侧;花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或长渐尖,基部稍收狭,最下部的花苞片长于、等长于或短于子房;子房圆柱形,扭转,无毛,连花梗长7-15毫米;花紫红色或粉红色;中萼片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,直立,凹陷呈舟状,长5-7(-8)毫米,宽2.5-4(-5)毫米,先端稍钝或急尖;具3脉,与花瓣靠合呈兜状;侧萼片向后反折,偏斜,卵状披针形,长6-8(-9)毫米,宽3-5毫米,先端稍钝或渐尖,具3脉;花瓣直立,斜狭卵形、宽卵形或狭卵状长圆形,长5-6(-7)毫米,宽3-4毫米,先端钝,边缘
生态习性
产地:黑龙江、吉林、内蒙古、陕西南部、宁夏、甘肃东部、青海东部和东南部、湖北西部、四川、云南西北部至东北部、西藏东南部至南部;
分布:朝鲜半岛、日本、俄罗斯西伯利亚、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、印度北部、缅甸北部;
生境:山坡林下、灌丛下、高山灌丛草地或高山草甸中;
海拔:500-4500m;
物候:花期6-8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