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ǎn zhōu juǎn bǎi
兖州卷柏
Selaginella involvens (Sw.) Spring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日本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石生,旱生,直立,具横走地下根茎和游走茎,着生鳞片状淡黄色的叶;
根:根托生于匍匐根茎和游走茎,纤细,根少分叉,被毛;
茎:根托生于匍匐根茎和游走茎,长0.5-1.5厘米,纤细,径0.1-0.2毫米,根少分叉,被毛;主茎自中部向上羽状分枝,无关节,禾秆色,不分枝主茎高5-25厘米,主茎下部径1-1.5毫米,茎圆柱状,无毛,内具维管束1条,莲中部分枝,侧枝7-12对,二至三回羽状分枝,小枝较密排列规则,主茎分枝相距1.5-4.5厘米,分枝无毛,背腹扁,主茎分枝部分中部连叶宽4-6毫米,末回分枝连叶宽2-3毫米;
枝:主茎自中部向上羽状分枝,无关节,禾秆色,不分枝主茎茎圆柱状,无毛,二至三回羽状分枝,小枝较密排列规则,分枝无毛,背腹扁,叶交互排列,二型,纸质或较厚,光滑,非全缘,无白边;侧叶不对称,主茎的大于分枝的,分枝的卵圆形或三角形,大、小孢子叶相间排列,或大孢子叶位于中部的下侧;
叶:叶(除不分枝主莲的外)交互排列,二型,纸质或较厚,光滑,非全缘,无白边;不分枝主茎的叶不大于分枝的,略一型,绿色,主茎基部与横走根状茎的黄色,长圆状卵形或卵形,鞘状,背部非龙骨状或略龙骨状,边缘有细齿;主茎的腋叶不明显大于侧枝的,三角形,平截,分枝的对称,卵圆形或三角形,长1.1-1.6毫米,有细齿;中叶多少对称,主茎的大于分枝的,有细齿,先端具芒或尖头,基部平截或斜或一侧有耳(基部有簇状睫毛),分枝的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0.6-1.2毫米,覆瓦状排列,背部略龙骨状,先端与轴平行,具长尖头或短芒,基
大孢子:大孢子白色或褐色;小孢子橘黄色;
果:孢子叶穗紧密,四棱柱形,单生于小枝末端,长0.5-1.5厘米;孢子叶一型,卵状三角形,具细齿,无白边,先端渐尖,锐龙骨状;大、小孢子叶相间排列,或大孢子叶穗位于中部下侧;大孢子白或褐色;小孢子桔黄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湖南、香港、安徽(黄山、贵池、青阳)、重庆(城口、南川、丰都、石柱)、福建(福州)、甘肃(成县、康县、徽县、武都、文县)、广东(博罗、从化、新丰)、广西(罗城、那坡、龙胜、桂林、融水、上思)、贵州(安顺、毕节、长顺、独山、大关、德江、道真、福泉、关岭、贵定、贵阳、赫章、江口、龙里、雷山、黎平、六枝、凯里、纳雍、晴隆、黔西、兴义、盘县、水城、绥阳、松桃、桐梓、印江、西秀、正安、镇宁、紫云)、海南(白沙、三亚、昌江、东方、陵水、琼中)、河南(博爱、嵩县、大别山、辉县、济源、洛宁、卢氏、栾川、林县、灵宝、内乡、
分布:朝鲜半岛、日本、东喜马拉雅、印度、斯里兰卡、越南、老挝、柬埔寨、缅甸、泰国、马来西亚;
生境:岩石上;偶在林中附生树干上;
海拔:450-310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