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án suō cǎo
南莎草
Cyperus niveus Retz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,根状茎短;
株:高10-70厘米,三棱状,平滑,基部鳞茎状;
茎:杆丛生,高10-70厘米,三棱状,平滑,基部鳞茎状;
叶:叶短于杆或与秆近等长,宽2-3毫米,折合或平展;叶状苞片2-3,长于花序;
花:小穗6-20余个密集秆顶端成头状花序,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,长0.7-2.5厘米,宽3-5毫米,扁平,具8-48朵花;小穗轴无翅;鳞片密覆瓦状排列,披针状卵形,先端钝,长4-4.5毫米,纸质,多脉,中脉绿色,两侧黄白或淡麦秆黄色,常有红褐色短条纹;雄蕊3,花药近线形;花柱长,柱头3;
果:小坚果圆卵形,三棱状,长为鳞片1/3,黑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、云南等省;
分布:印度、尼泊尔,喜马拉雅山区;
生境:多河岸沙地上;
物候:花果期9-10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