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ì běn máo lián cài
日本毛连菜
(兴安毛连菜)
Picris japonica Thunb.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日本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茎:茎枝被黑或黑绿色钩状硬毛;
叶:基生叶花期枯萎;下部莲生叶倒披针形、椭圆状披针形或椭圆状倒披针形,长12-20厘米,基部渐窄成翼柄,边缘有细尖齿、钝齿或浅波状,两面被硬毛;中部叶披针形,无柄,基部稍抱茎,两面被硬毛;上部叶线状披针形,被硬毛;
花:头状花序排成伞房或伞房圆锥花序,有线形苞叶;总苞圆柱状钟形,总苞片3层,黑绿色,背面被近黑色硬毛,外层线形,长2.5-5毫米,内层长圆状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,长1-1.2厘米,边缘宽膜质;舌状小花黄色,舌片基部疏被柔毛;
果:瘦果椭圆状,长3-5毫米,棕褐色;冠毛污白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分布黑龙江(鹤岗、克山)、吉林(白城、蛟河)、辽宁(铁岭、安东)、内蒙古(呼伦贝尔盟、锡林郭勒盟、伊克昭盟)、河北(沫源、蔚县)、山西(太原、交城、介休、宁武、交城、沁源、夏县、五台)、陕西(安塞、平利、羊县)、甘肃(岷县、甘南)、青海(乐都、湟源、大通)、新疆(布尔津、福海、昭苏、塔城)、山东(牟平、烟台)、安徽(全椒)、河南(伊川、西峡、卢氏)、四川(南川、汶川、城口、盐源、甘孜、康定)、贵州(贵阳、遵义)、云南(蒙自、贡山、维西、镇康)、西藏(易贡、加查、错那、林芝);
分布:日本及俄罗斯(东西伯利亚、远东地区);
生境:山坡草地、林缘林下、灌丛中或生林间荒地或田边、河边、沟边或高山草甸;
海拔:650-3650m;
物候:花果期6-10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