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n zhù máo lán
半柱毛兰
(干氏毛兰、黄绒兰)
Eria corneri Rchb. F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我国台湾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附生植物
株:植株无毛;
茎:假鳞茎密生,卵状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2-5厘米,径1-2.5厘米,顶生2-3叶;
叶:叶椭圆状披针形或倒卵状披针形,干时两面有灰白色小疣点,长15-45厘米,宽1.5-6厘米;叶柄长2-3厘米;
花:花序1个,生于假鳞茎近顶端叶外侧,具10余朵或多花;苞片三角形,长约1毫米;花白或略黄色;萼片和花瓣均具白色线状突起物;中萼片卵状三角形,长约1厘米,侧萼片镰状三角形,长约1厘米,基部与蕊柱足形成萼契:花瓣线状披针形,略镰状,宽约1.2毫米,唇瓣卵形,3裂,长约1厘米,侧裂片半圆形,中裂片卵状三角形,长3-3.5毫米,唇盘具3条波状褶片,中裂片上面具密集鸡冠状或流苏状褶片;蕊柱长约3毫米,蕊柱足长约5毫米;
果:蒴果倒卵状圆柱形,长约1.5厘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福建南部、台湾、海南、广东西部、香港、广西南部、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南部;
分布:日本(琉球群岛)和越南;
生境:林中树上或林下岩石上;
海拔:500-1500m;
物候:花期8-9月,果期10-12月,翌年3-4月蒴果开裂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