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ái shǒu
柴首
Bupleurum chaishoui R. H. Shan & M. L. Sheh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四川茂汶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株:高0.5-1米或以上;
根:根圆柱形,较粗壮,有时分枝,棕色或灰褐色,根颈部多分枝,指状聚集成束,质坚而脆,易折,木质化;
茎:茎多数,基部丛生,圆柱形,有明显的条纹突起,光滑无毛;
叶:基生叶多数,倒披针形,顶端钝,基部渐狭,近无柄或有短柄,长4-6厘米,宽约0.5厘米,两面无毛,叶脉7,向背面突起,表面平;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、披针形或椭圆形,形状和大小变化较大,同一节或相近的部位上,大小相差悬殊,有长9厘米,宽1.2厘米的,同时也有长1.2厘米,宽0.3厘米的,叶片常反折下垂生长,颜色深灰绿色,有明显的白色软骨质边缘,5脉;
花:复伞形花序多而小,顶生花序直径1-2厘米,有时至4厘米,下部者不到1厘米;总苞片2-4,线形,长0.6-7毫米,宽0.3-1毫米,不等大;伞辐3-5,长0.2-3厘米,纤细,挺直,果时增粗;小总苞片5,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,顶端尖或钝,基部狭,长1.2-2.8毫米,宽0.5-0.8毫米,长度等于或超过小伞形花序,3脉,向背部突出;小伞形花序有花4-10,花瓣黄色,小舌片小,略带三角形;花柱基扁盘形,较厚;
果:果实卵状椭圆形,果棱显著突起,褐色,长3-3.5毫米,宽约2毫米,果柄长0.5-0.8毫米,棱槽中油管3,合生面咨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,茂汶、黑水县普遍有;
生境:向阳山坡矮灌丛中;
海拔:2100-2700m;
物候:花期8-9月,果期9-10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