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ǔn gá ěr tái cǎo
准噶尔薹草
Carex songorica Kar. & Kir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茎:根状茎具长而粗的地下匍匐茎;秆高30-50厘米,三棱形,上部粗糙,基部包以红褐色无叶片的鞘,老叶鞘常细裂成网状;
叶:叶短于秆,宽3-5毫米,平张或稍折合,纵脉间横隔节明显,具叶鞘;
花:苞片叶状,长于花序,最下面的苞片具很短的鞘,上面的苞片无鞘;小穗3-4个,上端1-2个为雄小穗,间距短,狭棍棒形,长1.5-2厘米,近于无柄;其余小穗为雌小穗,间距较长,圆柱形,长2-4厘米,宽5-6毫米,密生多数花,基部较稀疏,具短柄,最下面的一个柄长约1厘米左右;
果:果囊斜展,长于鳞片,卵圆形或宽卵圆形,双凸形,长3-4毫米,革质,橙黄色或锈褐色,具光泽,具多条细脉,基部圆形,顶端急缩成较宽而很短的喙,喙口具两短齿;小坚果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三棱形,长约2毫米,基部具短柄,顶端具短尖;花柱基部弯曲,不增粗,柱头3个;
生态习性
产地:新疆;
分布:印度、伊朗、阿富汗、俄罗斯、蒙古西北部;
生境:盐碱草地;
海拔:50-3000m;
物候:花果期4-6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