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ě sǒng tóu
野楤头
Aralia armata (Wall.) Seem.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刺灌木;
株:高达4米;刺短,长在4毫米以下,基部宽扁,先端通常弯曲;
枝:多刺,刺长4毫米以下,顶端弯曲,基部宽扁;
叶:三回羽状复叶,长达1米,叶轴及羽叶轴疏生细刺;羽片具5-9小叶,纸质,长圆状卵形,长4-11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圆或心形,具细齿或不整齐锯齿,两面脉上疏被刺毛,下面密被柔毛,后渐脱落,侧脉约6对;
花:圆锥花序大,长达50厘米,主轴和分枝有短柔毛或无毛,疏生钩曲短刺;伞形花序直径2-4厘米,有花多数;总花梗长1-5厘米,有刺和短柔毛;花梗长1-1.5厘米,有细刺和粗毛;苞片卵状披针形,先端长尖,长2-4毫米,小苞片线形,长1.2-2.5毫米,外面均密生长毛;萼无毛,长约2毫米,边缘有5个三角形小齿;花瓣5,卵状三角形,长约2毫米;雄蕊5; 子房5室;花柱5,离生;
果:果球形,径约4毫米,具5棱;
生态习性
产地:云南(西双版纳、屏边、西畴)、贵州(罗甸、册亨)、广西(百色、上思、全州)、广东(连南、海南澹县及保亭)和江西(武功山);
分布:锡金、印度、缅甸、马来西亚和越南;
生境:生于林中和林缘,垂直分布;
海拔:-1400m;
物候:花期8-10月,果期9-11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