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àng xiàn hǔ ěr cǎo
棒腺虎耳草
Saxifraga consanguinea W. W. Sm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德钦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株:高0.6-8.5毫米;
茎:茎不分枝,被腺毛(腺头紫红色,短棒状);鞭匐枝出自茎基部叶腋,丝状,长3-12厘米,疏具腺柔毛,先端通常具芽;
叶:基生叶密集,呈莲座状,稍肉质,狭椭圆形、狭倒卵形至近匙形,长4.5-9毫米,宽1.6-3毫米,先端具短尖头,两面无毛,边缘具腺睫毛(腺头紫红色,短棒状);茎生叶较疏,稍肉质,长圆形、披针形至倒披针状线形,长5-10毫米,宽1.6-2.5毫米,先端具短尖头,两面无毛,或背面与边缘具腺毛(有时腺头掉落);
花:单花生于茎顶,或聚伞花序具2-10花,长0.8-2.5厘米;花序分枝长1.8-2.3厘米,具2-3花;花梗长2-6毫米,被腺毛;萼片在花期直立,肉质,阔卵形、卵形至狭卵形,长1.8-3.8毫米,宽1-2毫米,先端急尖或钝,腹面无毛,背面和边缘具腺毛(腺头紫红色,短棒状),3-6脉于先端不汇合至汇合;花瓣红色,革质,近圆形、阔卵形、倒阔卵形至卵形,长1.2-2.6毫米,宽1-2毫米,先端通常钝圆,稀急尖,基部突然狭缩成长0.2-0.8毫米之爪,3脉,具2痂体;在雄花中,雄蕊长1.6-2毫米,雌蕊退化;在雌花
生态习性
产地:青海(果洛州、玉树州)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、西藏东部和南部;
分布:尼泊尔;
生境:云杉林下、灌丛下、高山草甸和高山碎石隙;
海拔:3800-5400m;
物候:花果期6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