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īng zàng huáng qí
青藏黄芪
(青藏黄耆)
Astragalus peduncularis Royle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株:高20-75厘米;
茎:茎具微凸起的条纹,直立,下部微倾斜,被伏贴短毛;
叶:羽状复叶有15-25片小叶,长5-10厘米;托叶长6-8毫米,下部合生,三角状披针形;小叶椭圆状长圆形,稀宽线形,长7-19毫米,先端钝圆,通常有小尖头,上面散生伏贴毛或近无毛,下面被伏贴毛;
花:总状花序生多花,排列疏松;总花梗生于顶端叶腋,长10-18厘米;苞片披针形,长2-3毫米,较花梗长,白色,膜质,被稀疏黑色缘毛;花下垂;花萼管状钟形,长8-10毫米,被白色或黑色或黑白混生毛,萼齿三角状钻形,长1-1.5毫米;花冠黄白色,有时旗瓣边缘稍带紫色,旗瓣长15-16毫米,瓣片宽倒卵形,先端有时微凹,基部渐狭成瓣柄,翼瓣长10-12毫米,瓣片线状长圆形,有时顶端微凹,与瓣柄等长,龙骨瓣较翼瓣稍短,瓣片先端钝圆,与瓣柄等长;
果:荚果下垂,长圆形,长11-20毫米,近无柄,腹缝线呈龙骨状凸起或近扁平,背缝线具沟槽,革质,被细软伏贴毛,近假2室,含种子6-10颗;
生态习性
产地:青海和西藏等省区;
分布:西天山和哈萨克斯坦、印度西北部、克什米尔地区、巴基斯坦都;
生境:高原河谷两岸;
海拔:3500m;
物候:花期5-7月,果期8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