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ái bèi rěn dōng
白背忍冬
Lonicera hypoleuca Decne.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落叶灌木;
株:高约2米,当年小枝,叶柄和总花梗均密被长、短两种开展的白色刚毛,并夹杂短腺毛;当年小枝圆筒形,稍有纵棱和条纹,有不很均匀的淡紫红色斑纹,节上颜色较深,第二年变淡黄白色;髓白色;
枝:冬芽有多对外鳞片,内鳞片常增大呈叶状;
叶:叶纸质,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有时卵状矩圆形,长1.5-3厘米,宽1-1.8厘米,顶端钝至圆形,有时具不明显的微凸尖,基部近截形至微心形,边缘作微波状起伏,上面暗绿色,被短柔毛,有时夹杂腺毛,下面灰白色,毛较密,连同中脉下面稍凸起;叶柄长2-3毫米,基部略扩大,常与相对叶柄连成一线;
花:花生于幼枝梢叶腋,呈总状花序排列;总花梗长达8毫米,花序下方者较长,向上渐次缩短至无;苞片叶状,宽披针形至披针形,长达5毫米,毛被与叶同;小苞片连合成杯状,长等于萼筒,顶端截形,外密被刚腺毛,果未充分成熟即裂开,释出双花的两萼筒,并宿存于果基部;萼筒分离或近于分离,圆形,长约2毫米,外被腺毛和短毛,萼齿三角状披针形,长约1毫米,顶端锐尖,有刚糙毛;花冠白色,干后变黄色,外被开展和倒生的白色柔毛,唇形,筒部长约6毫米,基部一侧稍肿大,内面被柔毛,唇瓣长约与花冠筒等,开展,上唇裂片长约1.5毫米,顶端圆形,下
果:果实红色,椭圆形,长约5毫米,有毛;
生态习性
产地:西藏(阿里南部);
分布:克什米尔;
生境:山坡灌丛中;
海拔:2900-3100m;
物候:花期6-7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