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uá nán máo jué
华南毛蕨
(东方毛蕨、寻乌毛蕨、石生毛蕨、高大毛蕨、海南毛蕨)
Cyclosorus parasiticus (L.) Farw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广东;龙州、百色、梧州)、云南东南部(河口);
形态特征
识别要点:本种与齿牙毛蕨的主要区别:植株高60-80厘米;羽片15-17对,长约10厘米;但向基部变狭,平展;中部羽片长15厘米,基部较宽,达1.8厘米,披针形,长渐尖头,略向上弯弓,基部平截,对称,羽裂达1/2;裂片约20对,斜展,有倒三角形缺刻分开,茎部上侧一片较长,其余的长8-7毫米,宽2.5-3毫米,披针形,急尖头,全缘;
生活型:蕨类
株:植株高达70厘米;
茎:根茎横走,连同叶柄基部被鳞片;
叶:叶近生;叶柄长达40厘米,深禾秆色,基部有1-2柔毛;叶片长约35厘米,长尾披针形,先端羽裂,二回羽裂;羽片12-16对,无柄,顶部略上弯或斜展,中部羽片长10-11厘米,中部宽1.2-1.4厘米,披针形,羽裂达1/2或稍深;羽片20-25对,基部上侧1片长6-7毫米,其余的长4-5毫米,长圆形,全缘;叶脉明显,侧脉单一,每裂片6-8对,基部1对侧脉出自主脉基部以上,先端渐尖成钝三角形网眼,自交结点伸出外行小脉直达缺刻,第二对侧脉均伸达缺刻以上的叶缘;叶草质,干后褐绿色,上面沿叶脉有1-2伏生针状毛,脉间
孢子囊:孢子囊群小圆形,通常仅生于基部一对侧脉的中部稍上处,在羽轴两侧各成一行,囊群盖小,圆肾形,密生短柔毛,宿存;
果:孢子囊群生于侧脉中部以上,每裂片(1-2-)4-6对;囊群盖密生柔毛,棕色,膜质,宿存;
染色体:2n=144;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浙江南部及东南部、福建(崇安、福州)、台湾(台北、新竹、台中、南投、台南、高雄、台东、屏东)、广东(罗浮山、惠阳、怀集、信宜、鼎湖、大埔、徐闻、云浮)、海南(昌江、崖县)、湖南(宜章)、江西(井冈山、寻乌、定南)、重庆(缙云山)、广西(武鸣、大明山;
国外分布:日本、韩国、锡金、尼泊尔、缅甸、印度南部、斯里兰卡、越南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(爪哇)、菲律宾均;
特有性:特产;
生境:山谷密林下或溪边湿地;
海拔:90-190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