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ǔ tóu hóng
楮头红
(槠头红)
Sarcopyramis napalensis Wall.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云南贡气山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直立草本,
株:高10-30厘米;
茎:茎四棱形,肉质,无毛,上部分枝。
叶:叶膜质,广卵形或卵形,稀近披针形,顶端渐尖,基部楔形或近圆形,微下延,长(2-)5-10厘米,宽(1-)2.5-4.5厘米,边缘具细锯齿,3-5基出脉,叶面被疏糙伏毛,基出脉微凹,侧脉微隆起,背面被微柔毛或几无毛,基出脉、侧脉隆起;叶柄长(0.8-)1.2-2.8厘米,具狭翅。
花:聚伞花序,生于分枝顶端,有花1-3朵,基部具2枚叶状苞片;苞片卵形,近无柄;花梗长2-6毫米,四棱形,棱上具狭翅;花萼长约5毫米,四棱形,棱上有狭翅,裂片顶端平截,具流苏状长缘毛膜质的盘;花瓣粉红色,倒卵形,顶端平截,偏斜,另1侧具小尖头,长约7毫米;雄蕊等长,花丝向下渐宽,花药长为花丝的1/2,药隔基部下延成极短的距或微突起,距长为药室长的1/4-1/3,上弯;子房顶端具膜质冠,冠缘浅波状,微4裂。
果:蒴果杯形,具四棱,膜质冠伸出萼1倍;宿存萼及裂片与花时同。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产西藏、云南、四川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广东、江西、福建。
国外分布:尼泊尔、缅甸至马来西亚等也有。
生境:生于密林下荫湿的地方或溪边。
海拔:海拔1300-3200米。
物候期:花期8-10月,果期9-12月。
功用价值
经济价值:全草入药,有清肝明目的作用,治耳鸣及目雾等症或祛肝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