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ǐ mǎ dēng xīn cǎo
喜马灯芯草
(喜马灯心草)
Juncus himalensis Klotzsch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喜马拉雅山区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株:高30-70厘米;
茎:茎圆柱形,径1-2.5毫米;
叶:叶基生和茎生;低出叶鞘状,暗褐或红褐色;基生叶3-4,叶片平展或对摺,长14-24厘米,叶鞘长6-15厘米,基部红褐色:茎生叶1-2,叶片线形,长18-31厘米,边缘常内卷或对摺,叶耳小或上部叶片无叶耳;
花:花序具3-7头状花序,组成顶生聚伞化序;头状花序密生,径0.6-1厘米,有3-8花;叶状苞片1-2,线状披针形,长4-10(-20)厘米;苞片3-5,披针形,短于花序;小苞片披针形,淡褐色;花被片窄披针形,长5-6毫米,近等长或内轮较短,褐或淡褐色;雄蕊6,短于花被片,花药线形,长1-1.5毫米,淡黄或白色,花丝线形,长2.5-3.5毫米;花柱长约1毫米,柱头3分叉,线形,长2-2.5毫米;
果:蒴果三棱状长圆形,长(6.5)7-8毫米,具短尖头,有3个不完全隔膜,成熟时黄褐色;
种子:种子长圆形,长0.7-1毫米,两端具白色附属物,连种子长3-3.5毫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甘肃、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省区;
分布:印度、巴基斯坦、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;
生境:山坡、草地、河谷水湿处;
海拔:2400-3900m;
物候:花期6-7月,果期7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