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 chì jì
大翅蓟
Onopordum acanthium L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西欧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二年生草本;
株:高达2米;
茎:茎无毛或被蛛丝毛;
叶: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长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10-30厘米,基部渐窄成短柄;中部叶及上部叶渐小,长椭圆形或倒披针形,无柄;叶缘有三角形刺齿,或羽状浅裂,两面无毛或被薄蛛丝毛,或两面灰白色,被厚棉毛;茎翅羽状半裂或有三角形刺齿,裂片宽三角形,裂顶及齿顶有黄褐色针刺;
花: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,稀单生茎顶;总苞卵圆形或球形,径达5厘米,幼时被蛛丝毛,后无毛,总苞片多层,向内层渐长,有缘毛,背面有腺点,外层与中层革质,卵状钻形或披针状钻形;小花紫红或粉红色,檐部长1.2厘米,细管部长1.2厘米;
果:瘦果倒卵圆形或长椭圆形,灰或灰黑色,有黑或棕色斑:冠毛土红色,多层,睫毛状,内层长达1.2厘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分布天山(伊宁等)、准噶尔盆地(玛纳斯等)及准噶尔阿拉套地区(塔城等);
分布:欧洲、俄罗斯(中亚及西伯利亚)及伊朗广;
生境:山坡、荒地或水沟边;
物候:花果期6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