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àn shēng juǎn bǎi
旱生卷柏
(还魂草、马溜手、蒲扇卷柏、史唐卷柏)
Selaginella stauntoniana Spring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华北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石生,旱生,直立;
株:高15-35厘米,具横走地下根茎,着生鳞片状红褐色的叶;
根:根托生于横走茎,长0.5-1.5厘米,径0.3-0.5毫米,根多分叉,密被毛;
茎:主茎部分枝或自下部分枝,羽状分枝,非之字形,无关节,红或褐色,不分枝主茎高5-28厘米,主茎下部径0.8-2毫米,茎卵圆柱状或圆柱状,无沟槽,维管束1条;侧枝3-5对,二至三回羽状分枝,小枝规则,主茎相邻分枝相距1.4-3.4厘米,分枝无毛,背腹扁,末回分枝连叶宽1.8-3.2毫米;
叶:叶交互排列(除不分枝主茎上的叶外),二型(除不分枝主茎上的叶外),叶质厚,光滑,非全缘,无白边;不分枝主茎的叶排列紧密,不大于分枝的叶,一型,棕或红色,卵状披针形,鞘状,基部盾状,紧贴,边缘撕裂状;分枝的腋叶略不对称,三角形,长1-1.7毫米,边缘膜质,撕裂状;中叶不对称,长1-1.7毫米,卵状椭圆形,长0.7-1.7毫米,覆瓦状排列,背部非龙骨状,先端与轴平行,具芒,基部平截,全缘或近全缘,略反卷;侧叶不对称,主茎的侧叶大于分枝的,分枝的斜卵形或斜长圆形,略斜生,排列紧密,长1.4-2.2毫米,先端具芒
果:孢子叶穗紧密,四棱柱形,单生于小枝末端,长0.5-2厘米;孢子叶一型,卵状H角形,边缘膜质撕裂或撕裂状具睫毛,透明,先端具长尖头或具芒,龙骨状;大孢子叶和小孢子叶在孢子叶穗上相间排列,或大孢子叶分布于中部下侧,或散布于孢子叶德下侧;大孢子桔黄色;小孢子桔黄或桔红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吉林、山西、宁夏、陕西、北京 (平谷) 、河北 (北戴河、昌黎、承德、磁县、丰南、邯郸、井径、灵寿、内丘、平泉、平山、迁安、迁西、秦皇岛、青龙、沙河、武安、邢台) 、河南 (伏牛山、开封、林县、内乡、嵩山、太行山、桐柏) 、辽宁 (丹东、桓仁、吉安、凌源、绥中)、山东(祖徕山、蒙山、千佛山、泰山、枣庄)、台湾(花莲、嘉义、南投、屏东、台东、桃园、宜兰);
分布:朝鲜半岛;
生境:石灰岩石缝中;
海拔:500-250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