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àn qiàn cǎo
梵茜草
(茜草)
Rubia
manjith
Roxb. ex Fleming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
无危(LC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
草质攀援藤本;
茎:
茎、枝有4棱,棱有倒生小皮剌,髓部常紫红色;
叶:
叶4片轮生,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、卵状披针形或卵形,长2.5-8.5厘米,先端长渐尖或尾尖,基部心形,边缘不反卷,有微小皮束IJ,基出脉(3)5,两面均有微小皮刺;叶柄长1-6厘米,密生小皮刺;
花:
聚伞花序多4分枝,圆锥状,花序轴和分枝均有小皮刺;小苞片长圆形或披针形,长不及2毫米;花冠红或紫红色,辐状,冠筒短,裂片5,星状展开,不反折,近卵形或披针形,长约1.5毫米;
果:
果球形,单生或双生,暗红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
西藏西南部的札达、普兰、聂拉木和亚东、东南部和东部的加查、林芝、米林、波密、察隅、错那、墨脱、察雅和八宿等地;
分布:
印度东北部、喜马拉雅东部至西部、不丹和缅甸等地;
生境:
常绿阔叶林中,亦见于松林和灌丛中;
海拔:
700-3600m;
物候:
花期7-8月,果期10月;
iPlant.cn©植物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