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ǎ shān huái
瓦山槐
Sophora wilsonii Craib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峨边瓦山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灌木;
株:高1-2米;
枝:芽外露;不育枝不为刺状;
叶:叶长10-12厘米,托叶钻状,长约4.5毫米,宿存,无小托叶;小叶9-15,膜质,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1.5-2.5厘米,顶生小叶较大,先端钝,具小尖头,基部宽楔形,上面无毛,下面密被锈色贴伏柔毛,边缘不反卷;
花:总状花序与叶互生或近对生;花萼斜钟形,萼齿小,管口呈波状;花冠白或淡黄色,旗瓣线状倒卵形,长1.2-1.5厘米,翼瓣与旗瓣近等长,龙骨瓣稍短于翼瓣;花丝基部稍连合:子房疏被贴伏柔毛;
果:荚果圆柱形,长约8厘米,较坚硬,深褐色,外面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,通常只含1种子,成熟后裂成4瓣;
种子:种子长圆形,肥大,长约1.3厘米,径7-8毫米,两端钝圆,深褐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甘肃(南部)、四川、贵州(北部)、云南(北部);
生境:山谷河边的灌木林中;
海拔:500-1700m;
物候:花果期5-10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