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ī yè guǐ dēng qíng
七叶鬼灯檠
(水五龙、慕荷、宝剑叶、山藕、红骡子、金毛狗、称杆七、猪屎七、黄药子、索骨丹、搿合山)
Rodgersia aesculifolia Batalin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合模式标本采自甘肃东部、湖北(巴东、宜昌)和四川北部。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株:高达1.2米;
茎:根状茎径2-4厘米;茎近无毛;
叶:掌状复叶具柄,长15-40厘米,基部鞘状,具长柔毛;小叶5-7,草质,倒卵形或倒披针形,长7.5-30厘米,先端短渐尖,基部楔形,有重据齿,上面沿脉疏生近无柄腺毛,下面沿脉具长柔毛,近无柄;
花:多歧聚伞花序圆锥状,长约26厘米,花序轴和花梗均被白色膜片状毛,兼有腺毛;萼片5(6),开展,近三角形,长1.5-2毫米,内面无毛或疏生近无柄腺毛,外面和边缘具柔毛和短腺毛,具羽状脉和弧曲脉,脉先端不汇合、半汇合或汇合;雄蕊长1.2-2.6毫米;子房近上位,长约1毫米,花柱2;
果:蒴果卵圆形,具喙;
种子:种子多数;
染色体:2n=60;
生态习性
产地:产陕西、宁夏(径源)、甘肃(陇南、陇东)、河南西部、湖北西部、四川和云南。
生境:林下、灌丛、草甸和石隙。
海拔:海拔1100-3 400米
物候:花果期5-10月;
功用价值
经济价值:鲜根状茎含淀粉18%,糖类20.1%;干根状茎含淀粉42.5-51.5%,糖类47.5%;可制酒、醋、酱油。叶含鞣质,可制栲胶。此外,根状茎还含蒽醌、强心甙、鞣质等;其10%浸出液有广谱抗病毒作用。无毒;清热化湿,止血生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