ěr yè xiè jiǎ cǎo
耳叶蟹甲草
(耳叶兔儿伞)
Parasenecio auriculatus (DC.) H. Koyama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采自鄂霍次克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茎:茎无毛;
叶:茎生叶4-6,下部茎生叶1-2,肾形,长2-4厘米,宽4-7厘米,先端缢缩成长尖,或微凹,边缘齿不等大,叶柄基部有小耳;中部茎生叶肾形或三角状肾形,长5-16厘米,宽7-14厘米,基部深凹或微凹,常具角,有时先端长渐尖,边缘齿等大,或叶下部或近基部具凹齿或齿不明显,稀全缘,两面无毛,基部有小耳;上部叶三角形或长圆状卵形,具短柄;最上部叶披针形;
花:头状花序排成总状,花序梗被腺毛及柔毛,具小苞片;总苟圆柱形,紫、紫绿或绿色;总苞片(4)5,长圆形,长4-8毫米,背面无毛;小花4-7,花冠黄色;
果:瘦果圆柱形,淡黄色,长3.5-5毫米,无毛,具肋;冠毛白色,长约7毫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黑龙江(带岭、伊春、饶河)、吉林(安图、长白山、抚松、凤凰山、和龙、敦化)、内蒙古(大兴安岭);
分布:朝鲜和俄罗斯远东地区;
生境:林下或林缘;
海拔:1400-1600m;
物候:花期6-7月,果期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