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áo mǎ táng
毛马唐
Digitaria ciliaris (Retz.) Koeler var. chrysoblephara (Figari & De Notaris) R. R. Stewart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非洲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秆基部倾卧,着土后节易生根,具分枝;
株:高30-100厘米;
叶:叶鞘多短于其节间,常具柔毛;叶舌膜质,长1-2毫米;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5-20厘米,宽3-10毫米,两面多少生柔毛,边缘微粗糙;
花:总状花序4-10枚,长5-12厘米,呈指状排列于秆顶;穗轴宽约1毫米,中肋白色,约占其宽的1/3,两侧之绿色翼缘具细刺状粗糙;小穗披针形,长3-3.5毫米,孪生于穗轴一侧;小穗柄三棱形,粗糙;第一颖小,三角形;第二颖披针形,长约为小穗的2/3,具3脉,脉间及边缘生柔毛;第一外稃等长于小穗,具7脉,脉平滑,中脉两侧的脉间较宽而无毛,间脉与边脉间具柔毛及疣基刚毛,成熟后,两种毛均平展张开;第二外稃淡绿色,等长于小穗;花药长约1毫米;
染色体:染色体2n=72(Gould et Soderstrom, 1974);
生态习性
产地: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甘肃、陕西、四川、安徽及江苏等省;
分布:世界亚热带和温带地区;
生境:路旁田野;
物候:花果期6-10月;
功用价值
经济价值:为一种牧草,也是果园和旱田的主要杂草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