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uàn máo diǎn dì méi
绢毛点地梅
Androsace nortonii Ludlow ex Stearn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近危(NT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,植株密被长达3毫米的白色绢状毛;植株由生于根出条上的叶丛形成疏丛;
株:植株密被长达3毫米的白色绢状毛;
根:植株由生于根出条上的叶丛形成疏丛;
叶:叶3型,外层叶线状长圆形,长4-5毫米,早枯,褐色,近先端及边缘被毛;中层叶匙形,长4-7.5毫米,绿色,密被白色绢丝状长毛;内层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.5-6毫米,先端钝,基部短渐窄,两面被短硬毛;叶柄长于叶片;
花:花葶高2-6厘米,被长柔毛;伞形花序2-6花;苞片线形,长2-3.5毫米;花梗初时与苞片近等长,被柔毛;花萼杯状,长约3毫米,密被柔毛,分裂达中部,裂片窄卵形;花冠紫红色,径6-9毫米,裂片宽卵形,全缘或先端微具小齿;
生态习性
产地:西藏(聂拉木);
分布:尼泊尔;
生境:多砾石的山坡;
海拔:4100-4500m;
物候:花期6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