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ěi zāi yāng huā
北栽秧花
Hypericum pseudohenryi N. Robson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云南中甸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灌木;
株:高0.7-1.7米,多少开张,有直立至拱弯的枝条;
茎:茎红色,当年生的具4棱及两侧压扁,其后呈圆柱形而且粗壮;节间长0.8-6厘米,短于至长于叶;皮层灰褐色;
叶:叶具柄,叶柄长0.5-1毫米;叶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至披针形或披针状长圆形,长2-6.6(-8)厘米,宽0.5-3.5厘米,先端圆形或偶为具小尖突的钝形,基部狭楔形至多少宽的楔形,边缘平坦,坚纸质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或有时呈苍白色,主侧脉2-3对,上方者形成明显波状的近边缘脉,中脉在上方分枝,第三级脉网稀疏并且模糊,腹腺体极密或仅仅在近中脉处出现,叶片腺体点状及短条纹状;
花:花序具1-7(至约25)x,近伞房状,自茎顶端第1节生出;花梗长0.4-1.1厘米;苞片叶状至狭披针形,宿存;花直径3-5.5厘米,星状至浅盃状;花蕾卵珠状角锥形,先端近锐尖;
果:蒴果卵珠状圆锥形至卵珠形,长1.2-1.7厘米,宽1-1.4厘米;
种子:种子深橙褐色,狭圆柱形,长1.5-2毫米,有狭的龙骨状突起和浅一的线状网纹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西部(.康定、汉川、天全、汉源)及西南部(会理、会东),云南西北(中甸、丽江、宁蒗)及东北部(会泽);
生境:松林下、灌丛中、以及草坡或石坡上;
海拔:1400-3800m;
物候:花期6-7月,果期11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