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àng biān dà huáng
藏边大黄
Rheum australe D. Don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高大草本;
株:高0.7-2米,根状茎驻根粗壮;
茎:茎粗,具细沟棱,光滑,只在节部具短毛;
叶:基生叶大,卵状椭圆形或宽卵形,长20-50厘米,宽18-40厘米,顶端钝或圆钝,基部心形,全缘,常具弱皱波,基出脉5-7条,叶上面光滑无毛,下面及叶缘被柔毛;叶柄与叶片近等长或稍长于叶,半圆柱状,被短毛或粗糙;茎生叶较窄,卵形;托叶鞘大,膜质抱茎,具短柔毛;
花:大型圆锥花序,具2-3回分枝,密被乳突毛;花紫红色,花被开展,直径3-3.5毫米,6片,外轮3片明显较小,矩圆状椭圆形,长约1.5毫米,宽约1毫米,内轮3片极宽椭圆形或稀略近圆形,长约2.5毫米,宽2毫米;雄蕊9, 花丝锥状,基部扁;子房菱状倒卵形,花柱反曲,柱头扁盘状,表面粗糙;花梗具小突起,关节位于中下部;
果:果实卵状椭圆形或宽椭圆形(幼果期常呈三角状卵形),长9-10厘米,宽7-8.5厘米,顶端微凹或无明显凹入,基部近心形,翅红紫色,宽约2.5毫米,纵脉在翅的中部偏外,约位距边缘的1/3处;
种子:种子卵形;
生态习性
产地:产西藏中部及东部,较多分布于北纬30度以南;
分布:尼泊尔、锡金及印度;
生境:高山草甸或荒山草地;
海拔:3400-4300m;
物候:花期6-7月,果期8月或以后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