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ù shí hú
聚石斛
Dendrobium lindleyi Steud.
物种保护
保护等级:国家二级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缅甸;
形态特征
茎:茎假鳞茎状,稍两侧扁纺锤形,长1-5厘米,顶生1叶,常有4棱,节间被白色膜质鞘;
叶:叶革质,长圆形,长3-8厘米,先端稍凹缺,基部不下延为鞘,边缘常波状;
花:花序生于茎上端,疏生数朵至H)余花;
生态习性
产地:广东(信宜、恩平、罗浮山)、香港、海南(三亚市、陵水、白沙、琼中、澄迈)、广西(西林、大新、龙州、田林、靖田、博白、玉林、百色)、贵州西南部(册亨);
分布:锡金、不丹、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越南;
生境:喜生阳光充裕的疏林中树干上;
海拔:-1000m;
物候:花桔黄色,纸质;中萼片卵状披针形,长约2厘米,侧萼片与中萼片近等大,基部歪斜,萼囊近球形,长约5毫米;花瓣椭圆形,长2厘米,唇瓣横长圆形或近肾形,宽2厘米,中部以下两侧包蕊柱,先端常凹缺,上面中部以下密被柔毛;花期4-5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