ǎi biǎn suō
矮扁莎
Pycreus pumilus (L.) Nees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秆丛生;
株:高5-15厘米,扁三棱状,平滑,叶少数;
根:具须根;
茎:秆丛生,高5-15厘米,扁三棱状,平滑,叶少数;
叶:叶短于或长于秆,宽约2毫米,折合或平展;叶状苞片3-5,长于花序;
花:小穗长圆形或窄长圆形,长0.3-1.5厘米,宽1.5-2毫米,扁平,具8-40朵花;小穗轴直,无翅;鳞片密覆瓦状排列,卵形,先端平截或微凹,具外弯短尖,长约1.2毫米,膜质,背面龙骨突起绿色,3-5脉,两侧苍白或淡黄色;雄蕊1,花药长圆形;花柱中等长,柱头2;
果:小坚果倒卵形或长圆形,双凸状,长为鳞片1/3-2/5,顶端具短尖,灰褐色,密被微突起细点;
生态习性
产地:广东、福建、江西等省;
分布:亦越南、缅甸、印度、尼泊尔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亚、菲律宾以及喜马拉雅山区;
特有:特产;
生境:田野稍阴湿处;
物候:花果期8-11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