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 gǒu wěi cǎo
大狗尾草
Setaria faberi R. A. W. Herrmann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四川省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秆粗壮而高大、直立或基部膝曲;
株:高50-120厘米,径达6毫米,光滑无毛;
叶:叶表皮细胞同莩草类型;
花:圆锥花序紧缩呈圆柱状,长5-24厘米,宽6-13毫米,(芒除外),通常垂头,主轴具较密长柔毛,花序基部通常不间断,偶有间断;小穗椭圆形,长约3毫米,项端尖,下托以1-3枚较粗而直的刚毛,刚毛通常绿色,少具浅褐紫色,粗糙,长5-15毫米;第一颖长为小穗的1/3-1/2,宽卵形,顶端尖,具3脉;第二颖长为小穗的3/4或稍短于小穗,少数长为小穗的1/2,顶端尖,具5-7脉,第一外稃与小穗等长,具5脉,其内稃膜质,披针形,长为其1/2-1/3,第二外稃与第一外稃等长,具细横皱纹,顶端尖,成熟后背部极膨胀隆起;鳞被
染色体:染色体2n=36(Kishimoto);
生态习性
产地:黑龙江、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等省区;
分布:日本西南至南海诸岛;
生境:山坡、路旁、田园或荒野;
物候:花果期7-10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