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ōng é luò zǐ wǎn
东俄洛紫菀
(低小东俄洛紫菀)
Aster tongolensis Franch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茎:根茎细,常有细匍枝;茎直立或丛生,被长毛,不分枝;
叶:基部叶与莲座状叶长圆状匙形或匙形,长4-12厘米,下部窄成具翅基部半抱茎的柄,全缘或上半部有浅齿;茎下部叶长圆状或线状披针形,基部半抱茎;中部及上部叶长1-4厘米,稍尖;叶两面密被粗毛;
花:头状花序单生茎端,径3-5(-6.5)厘米;总苞半球形,径0.8-1.2厘米,总苞片2-3层,长圆状线形,长约8毫米,上部草质,密被毛,下部革质;舌状花管部长1.5毫米,有微毛,舌片蓝或浅红色;管状花黄色,长4-5毫米,管部长1.5毫米,裂片外面有疏毛;冠毛1层,紫褐色,长稍过花冠管部;
果:瘦果倒卵状圆形,被粗毛;
生态习性
产地:产于甘肃南部(西固、岷县、临潭)、四川西北部和西南部(松潘、大金、小金、阿坝、康定、雅江、黑水、甘孜、九龙、太宁及云南西北部(中甸)。
生境:生于高山及亚高山林下、水边和草地。
海拔:海拔2800-4000米。
物候:花期6-8月,果期7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