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ǐ yá máo jué
齿牙毛蕨
(狭脚毛蕨、狭羽毛蕨、屏山毛蕨、沙坪坝毛蕨、国楣毛蕨、黄志毛蕨、越北毛蕨、曲轴毛蕨、冕宁毛蕨)
Cyclosorus dentatus (Forssk.) Ching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埃及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蕨类
株:植株高40-60厘米;
茎:根茎短而直立,顶端连同叶柄基部密被鳞片及短毛;
叶:叶簇生;叶柄长10-35厘米,褐色;叶片长25-30厘米,中部宽12-14厘米,披针形,先端具深羽裂披针形长尾头,二回羽裂;羽片11-13对,近开展,下部2-3对略短,基部1对长约5厘米,中部羽片长6-8厘米,基部宽1.2-1.5厘米,披针形,羽裂达1/2;裂片13-15对,长约4毫米,基部上侧1片较长,基部宽3-4毫米,长方形,全缘;叶脉两面明显,每裂片有侧脉5-6对,基部1对出自主脉基部以上,先端交结成钝三角形网眼,自交结点伸出外行小脉和第二对的上侧1脉连接成斜方形网眼,第二对的下侧1脉伸达缺刻底部;
孢子囊:孢子囊群圆形,生侧脉中部,每裂片3-6对;囊群盖棕色,质厚,密被灰白色短柔毛,宿存;
果:孢子囊群生于侧脉中部以上,每裂片2-5对;囊群盖有短毛,深棕色,厚膜质;
染色体:2n=72,144;
生态习性
国内产地:福建(厦门、漳州)、台湾(台北、台中、高雄、屏东)、广东、海南(琼山)、云南东部,江西(赣县)、广西(百色、梧州、大瑶山);
国外分布:印度、缅甸、越南、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马达加斯加、阿拉伯、热带非洲、大西洋沿岸岛屿及热带美洲均;
生境:山谷疏林下或路旁水池边;
海拔:1250-285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