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iáng shān zǐ wǎn
凉山紫菀
Aster taliangshanensis Y. Ling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茎:茎高达80厘米,多分枝,被长柔毛;
叶:下部叶花期枯萎;中部叶长圆状披针形,长6-11厘米,有短柄,有5-6对小尖头状齿或浅齿;上部叶长圆状或线状披针形,长3-5厘米,边缘波状,稍有齿或近全缘:叶近纸质,上面被密糙毛,下面被贴毛,有腺点;
花:头状花序径3-4厘米,在茎和枝端排成疏散伞房状;花序梗长2-10厘米,有线形苞叶:总苞半球状,径1-1.2厘米,总苞片2(3)层,覆瓦状排列,外层草质,基部近革质,长圆披针形,边缘紫红色,背面被短毛,常有腺,内层上端草质,边缘膜质,有缘毛;舌状花50-60,管部长1毫米,舌片蓝紫色;管状花长3-4毫米,黄色,裂片长1毫米;冠毛1层,污白或带红褐色,长4毫米,有微糙毛;
果:瘦果倒卵圆形,一面有肋,被疏毛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西部及西南部(凉山、美姑、雷波、西昌、越西);
生境:低山及亚高山山坡林下,草地及路旁;
海拔:2500-3100m;
物候:花期7-8月,果期8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