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u máo qiàn cǎo
钩毛茜草
(四棱草、红丝线、小茜草)
Rubia oncotricha Hand.-Mazz.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昆明西北部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藤状草本,长达1.5米;常平卧或披散状,几全株密被灰色钩状硬毛,茎和分枝有4棱和纵沟;
株:长达1.5米;
茎:常平卧或披散状,几全株密被灰色钩状硬毛,茎和分枝有4棱和纵沟;
叶:叶4片轮生,近纸质,披针形或卵形,长0.8-3.5厘米,宽0.3-1.5厘米,先端近渐尖,基部心形,边缘反卷,基出脉3-5条,最外侧的一对不明显,在叶上面凹下;叶柄长2-9毫米,有时近无柄;
花:聚伞花序常组成窄长圆锥花序式,顶生或腋生;小苞片披针形,长2-5毫米;花梗长1-8毫米,有时近无梗;萼筒近无毛;花冠白或黄色,干后黑色,径3.5-4毫米,被长硬毛,冠筒长0.8-1毫米,裂片5,三角状卵形,长1.8-2毫米,先端尾尖;雄蕊5,生于冠筒近中部,花药伸出;
果:核果浆果状,径3-3.5毫米,无毛,常有淡褐色斑点;
生态习性
产地:广西西北部和西南部、四川泸定、贵州西南部和云南东北部至东南部;
生境:林缘或疏林中;有时亦见于山坡草地上;
海拔:500-2150m;
物候:花期夏秋,果期冬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