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 dīng cǎo
大丁草
(翼齿大丁草、多裂大丁草)
Leibnitzia anandria (L.) Turcz.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湖北西部鹤峰县;
形态特征
识别要点:本变种的叶较大,倒卵状披针形,长15-25厘米,多裂,裂片4-8对,整齐,近对生,顶裂大,卵形或阔心形,长5-8厘米,宽3-6.5厘米,花葶上的苞叶大,线形,长4.5-8厘米,宽2-3毫米而与原变种有别;
生活型:多年生草本;
茎:根状茎短,为纤维状的枯残叶基所围裹,具疏生细长须根;
叶:叶基生,莲座状,多倒披针形或倒卵状长圆形,长2-6厘米,具齿、深波状或琴状羽裂,上面被蛛丝状毛或近无毛,下面密被蛛丝状绵毛,侧脉4-6对,纤细;叶柄长2-4厘米,被白色绵毛;
花:花葶单生或丛生,高5-20厘米,被蛛丝状毛;苞叶疏生,线形或线状钻形,长6-7毫米,常被毛;头状花序单生花葶之顶,倒卵圆形,径1-1.5厘米;总苞稍短于冠毛;总苞片约3层,外层线形,长约4毫米,内层线状披针形,长达8毫米,先端均带紫红色,被绵毛;雌花花冠舌状,长1-1.2厘米,舌片长圆形,长6-8毫米,带紫红色,花冠管纤细,长3-4毫米;两性花花冠管状二唇形,长6-8厘米,外唇宽,长约3毫米,内唇2裂丝状;秋型植株花葶高达30厘米;叶长8-15厘米;头状花序外层雌花管状二唇形,无舌片;
果:瘦果纺锤形,长约5毫米,具纵棱,被白色粗毛,顶端无喙;冠毛粗糙,污白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湖北西部(鹤峰);
生境:山坡草丛中;
海拔:约1600m;
物候:花期春秋二季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