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ā jiǔ
砂韭
Allium bidentatum Fisch. ex Prokh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形态特征
茎:鳞茎常密集聚生,圆柱状,有时基部稍膨大,径3-6毫米,外皮褐或灰褐色,薄革质,条裂,有时顶端纤维状;
叶:叶半圆柱状,短于花葶,宽1-1.5毫米;
花:花梗近等长,与花被片近等长,稀为其1.5倍长,无小苞片;花红或淡紫色;内轮花被片窄长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,长5-6.5毫米,先端近平截,常具不规则小齿,外轮长圆状卵形或卵形,长4-5.5毫米,稍短于内轮;花丝等长,稍短于花被片,基部0.6-1毫米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,内轮4/5成卵状长圆形,两侧具钝齿,极稀无齿,外轮锥形;子房卵圆形,具疣状突起或突起不明显,基部无凹陷蜜穴,花柱不伸出花被;
染色体:2n=32;
生态习性
产地: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河北、山西、内蒙古和新疆(东北部);
分布:哈萨克斯坦,蒙古,俄罗斯
生境:向阳山坡或草原上;
海拔:600-2000m;
物候:花果期7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