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ōng pān pú ér gēn
松潘蒲儿根
Sinosenecio sungpanensis (Hand.-Mazz.) B. Nord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数据缺乏(DD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采自松潘;
形态特征
茎:根状茎径6-8毫米,覆盖以褐色宿存残叶柄;
枝:具匍匐枝茎叶草本;
叶:基部叶花期凋萎;下部茎叶具长柄,叶片肾形,长3-3.5厘米,宽4-4.5厘米,掌状5-7浅裂,裂片卵状三角形,通常具数个细齿,顶端具小尖,基部心形,或有时近截形,上面绿色,被疏短柔毛至近无毛,下面被密白色绒毛;叶柄长6-7厘米,被疏白色蛛丝状毛,基部扩大;上部茎叶与中部叶同形,但较小,具短柄;最上部叶披针形,边缘具细齿或全缘;
花:头状花序径2-2 .5厘米,通常4-5个排列成顶生近伞形状伞房花序;花序梗长2-5厘米,被疏蛛丝状毛,基部具苞片,或有时中部具1钻形苞片;总苞半球形,长约10毫米,宽7-10毫米,无外层苞片;总苞片草质,1层,15-17个,长圆状椭圆形,宽2-2.5毫米,顶端尖,紫红色,上部边缘被缘毛,外面被疏长柔毛或变无毛;
果:瘦果圆柱形,长1.8毫米,无毛,具肋;冠毛白色,长6毫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西北部(松潘、金汤);
生境:高山草地;
海拔:4000-4280m;
物候:花期7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