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uì pí zǐ qí
桂皮紫萁
(分株紫萁、亚洲分株紫萁)
Osmundastrum cinnamomeum (L.) C. Presl
形态特征
识别要点:本变种不同于原产美洲东部温带的种在于叶质地不为膜质透明,而为厚纸质,叶上毛茸不为灰白棕色,而为暗红棕色;
株:植株高0.5-1米;
茎:根状茎短粗直立,或成粗肥圆柱状的主轴,顶端有叶丛簇生;
叶:叶二型;不育叶的柄长30-40厘米,坚强,干后为淡棕色;叶片长40-60厘米,宽18-24厘米,长圆形或狭长圆形,渐尖头,二回羽状深裂;羽片20对或更多,下部的对生,平展,上部的互生,向上斜,相距的2.5厘米,披针形,渐尖头,长8-10厘米,宽1.8-2.4厘米,基部截形,无柄,羽状深裂几达羽轴;裂片的15对,长圆形,圆头,长约1厘米,宽的5毫米,开展,密接,全缘;中脉明显,侧脉羽状,斜向上,每脉二叉分歧,纤细,两面可见,但并不很明显;
果:能育叶比不育叶短,密被红棕色绒毛,叶片紧缩,羽片长2-3厘米,裂片线形,下面密被暗棕色孢子囊;
生态习性
产地:吉林、黑龙江、四川西部、云南西北部;
分布:俄罗斯远东地区、日本、朝鲜、印度北部、越南都;
生境:沼泽地带,成羣丛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