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án huā lán
坛花兰
(台湾坛花兰、钟馗兰)
Acanthephippium sylhetense Lindl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易危(VU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印度东北部;
形态特征
茎:假鳞茎长达15厘米,具2-4个节,被数枚套叠的鳞片状鞘,叶2-4,互生于假鳞茎上端;
叶:叶长椭圆形,长达35厘米,先端渐尖,柄长2厘米;
花:花葶长15-20厘米,总状花序具3-4花;苞片深茄紫色,长2-2.5厘米,先端尖;花梗和子房浅茄紫色,长3-4厘米;花白色或稻草黄色,内面中部以上具紫褐色斑点;中萼片近椭圆形,长2-2.5厘米,宽1厘米,上部外折,先端钝;侧萼片斜三角形或镰状长圆形,比中萼片长,上部外折,先端钝;萼囊短而宽钝;花瓣近卵状椭圆形,长2-2.5厘米,宽1.1厘米,先端钝,具爪,唇瓣3裂,具黄色带黄褐色斑纹的爪;侧裂片白色,近直立,镰状,围抱荡柱;中裂片柠檬黄色,肉质,舌形,向外下弯,比侧裂片长,先端钝、全缘;唇盘白色带紫褐色斑
生态习性
产地:台湾(台北、乌来、大雪山、高雄、兰屿)和云南南部(勐腊、景洪);
分布:锡金、印度东北部、缅甸、老挝、泰国和马来西亚;
生境:密林下或沟谷林下阴湿处;
海拔:540-800m;
物候:花期4-7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