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áo shǔ wěi sù
毛鼠尾粟
Sporobolus pilifer (Trinius) Kunth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尼泊尔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秆细弱;
株:高5.5-25厘米,直立或近基部膝曲;
茎:秆细弱,高5.5-25厘米,直立或近基部膝曲;
叶:叶鞘具长疣基纤毛,叶舌长约0.5毫米,纤毛状;叶线状披针形,扁平或边缘稍内卷,两面疏生细毛或长疣基毛,长1.5-6.5厘米,宽1-4毫米,先端渐尖;
花:圆锥花序线形,长1.5-8厘米,宽3-7毫米,每节1至数分枝,分枝极短,直立而贴生;小穗紫色,长2-3毫米;颖先端渐尖,第一颖无脉,长约为小穗1/2,第二颖具1脉,等长或稍短于小穗;
果:外稃等长于小穗,先端渐尖,具1脉或先端钝,成熟后易纵裂;雄囊果椭圆形,成熟后红褐色,有不明显侧脉;内稃等长或稍短于外桴,蕊3,花药黄或带紫色,长约0.5毫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江西、浙江等省;
分布:西喜马拉雅即从克什米尔地区至尼泊尔、印度,延伸至朝鲜、日本和菲律宾;
生境:湿地或田野中;
物候:花果期4-9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