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iàn shǔ cì
腺鼠刺
Itea glutinosa Hand.-Mazz.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湖南武冈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灌木或小乔木;
株:高3-6米;
枝:小枝粗,有较密腺体;
叶:叶厚革质,长圆状補圆形,长8-16厘米,先端尖或短渐尖,基部圆钝,基部以上具不规则刺齿,上面疏生腺体,两面无毛,上面中脉微凹下,侧脉6-7对;叶柄长1.2-2厘米,无毛;
花:总状花序单生叶腋,长7-13厘米,直立;具多花;花序轴、花梗及萼均有红色具柄腺体和疏短毛;花梗长2-3毫米;苞片叶状,长达1厘米以上;萼筒浅杯状,萼片线状披针形,长3-3.5亳米,略短于花瓣或与花瓣等长,被疏微毛及腺体;花瓣白色,披针形,长3-4毫米,花时直立,先端微内弯,边缘有微毛,有时有疏腺体;雄蕊长于花瓣及子房,长约5毫米;子房上位,无毛;
果:蒴果长约7毫米;
生态习性
产地:福建(上杭、永泰)、湖南(黔阳、雪峰山、沅陵、洞口、东安、慈利、新宁、武冈)、广西(临桂、龙胜、大苗山和兴安等)及贵州(江口、雷公山、梵净山);
生境:林下、山坡、灌丛或路旁;
物候:花期5-6月,果期6-11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