xī běi tiě jiǎo jué
西北铁角蕨
(马尔康铁角蕨、天山铁角蕨)
Asplenium nesii Christ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无危(LC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产地:陕西(山阳,龙山河)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植株高约20厘米;
株:植株高6-12厘米;
茎:根茎短而直立,顶端密被黑色全缘披针形鳞片;
叶:叶多数簇生;叶柄长2.5-8厘米,下部黑褐色,上部禾秆色,疏被黑褐色纤维状小鳞片,有窄纵沟;叶片披针形,长4-6厘米,中部宽1-2厘米,二回羽状;羽片7-9对,互生或基部的对生,有极短柄,下部的略缩短,中部的较大,椭圆形,长0.9-1.2厘米,基部宽4-8毫米,急尖头并羽裂,基部不对称,一回羽状;小羽片3-5对,互生,上先出,基部1对略大,舌形,圆头,基部楔形,与羽轴合生并下延,边缘有钝齿牙,其余小羽片略小;叶脉不明显,小脉在小羽片上2叉或单一,几达叶缘;叶干后草绿色,坚草质;叶轴禾秆色,上面有纵沟,略被
孢子囊:孢子囊群椭圆形,长1-2毫米,棕色,斜向上,生于小脉下部,紧靠主脉,通常每裂片有1枚;囊群盖椭圆形,灰白色,薄膜质,全缘,开向主脉或羽轴;
果:孢子囊群椭圆形,长约1毫米,在羽片基部1对小脉各有2-4枚,向上各小羽片各有1枚,靠羽轴,整齐排列,成熟后密被羽片下面t囊群盖椭圆形,开向羽轴或主脉;
生态习性
产地:内蒙古(大青山)、山西(五台、垣曲)、陕西(山阳)、宁夏(贺兰山)、甘肃(兰州、榆中、平凉、漳县、夏河、拉卜楞、舟曲、康县、贺江山)、青海(湟源、同仁、互助、久治、扎多、玉树、曲麻、尖扎、昂欠)、新疆(天山、乌鲁木齐、阜康、和硕包尔图)、四川(康定、绰斯甲、普格、崇化、马尔康、泸定)、西藏(拉萨、加查、米林、墨竹工卡);
分布:阿富汗、巴基斯坦北部和印度北部;
生境:干旱石灰岩的缝隙中;
海拔:1100-4000m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