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ǎi nán wā ěr cǎo
海南挖耳草
Utricularia foveolata Edgew.
形态特征
生活型:陆生小草本;
根:假根少数,丝状,具多数长约0.5毫米的乳头状分枝;
枝:匍匐枝少数,长2-5厘米,具丝状分枝;
叶:叶器生于匍匐枝上,线形或狭线形,膜质,长1.5-3厘米,宽0.4-1毫米,顶端急尖或圆形,具1脉,通常于开花前凋萎,捕虫囊少数,生于匍匐枝和叶器上,球形,侧扁,长0.8-1.2毫米,具短梗;口基生,上唇突出并具2条疏生分枝的钻形附属物,下唇截平,无附属物;
花:花序缠绕,长15-20厘米,中部以上具2-5朵疏离的花,无毛;花序梗丝状,粗0.2-0.3毫米,具少数与苞片相似的鳞片;苞片基部着生,卵形至卵状长圆形,长约1.2毫米,脉不明显,顶端钝形至短渐尖;小苞片线状披针形,顶端急尖,约为苞片的一半长,脉不明显;花梗于花期直立,于果期下弯,约与萼片等长,丝状,背腹扁,具狭翅;花萼2裂达基部,裂片近相等,卵形,顶端微钝或近急尖,花期长约2毫米,果期长约3.5一4毫米,无毛;
果:蒴果宽卵球形,背腹扁,果皮膜质,室背开裂;
种子:种子多数,卵球形至椭圆球形,长约0.3毫米;种皮无毛,具网状突起,网格纵向延长;
生态习性
产地:海南岛;
分布:热带非洲及印度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;
生境:湿草地及稻田中,缠绕于其它草本植物上;
物候:花期10-11月,果期11-12月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