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íng juǎn bǎi
平卷柏
Selaginella pallidissima Spring
物种保护
濒危等级:数据缺乏(DD)
分类信息
模式产地:模式标本采自西喜马拉雅;
形态特征
生活型:土生或石生,夏绿,匍匐,能育枝直立;
株:高15-25厘米,无游走茎;
根:根托断续着生,由茎地分枝腋处下面生出,长2.5-4.5厘米,纤细,0.2-0.3毫米,根少分叉,光滑;
茎:茎通体分枝,禾秆色,下部直径0.3-0.5毫米,茎具沟槽,光滑,维管束1条;侧枝6-8对,1-2回羽状分枝,2回分枝1-2次分叉,分枝稀疏,茎上相邻分枝相距2.4-3厘米,分枝无毛,背腹压扁,茎在分枝部分中部连叶宽6-7.5毫米,末回分枝连叶宽4.3-6毫米;
枝:分枝上的腋叶不对称,卵形,2.0-3.0毫米×1.0-1.5毫米,边缘具微齿,基部近心形;分枝上的中叶略对称,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1.6-2.2毫米×0.6-1.3毫米,紧接或覆瓦状,背部略呈龙骨状或不呈龙骨状,先端渐尖,基部近心形,边缘具微齿或睫毛;
叶:侧叶不对称,分枝上的侧叶卵形,卵状三角形或卵状披针形,平展,1.8-3.2毫米×1.1-1.8毫米,先端急尖,上侧基部扩大,加宽,覆盖茎枝,上侧基部边缘具细齿,基部具睫毛,下侧边缘具细齿;孢子叶穗疏松,背腹压扁,单生于小枝末端,或分叉,5.0-13毫米×4.0-6.0毫米;孢子叶二形,正置,和营养叶排列一致,不具白边;上侧孢子叶卵形,边缘具短睫毛或细齿,下侧孢子叶卵形,长圆卵形或阔卵形,边缘具细齿;大孢子叶分布于孢子叶穗下部的下侧;
大孢子:大孢子硫磺色或橘黄色;小孢子橘红色;
生态习性
产地:四川(稻城);
分布:西喜马拉雅、印度北部、尼泊尔;
生境:云南松或混交林下;土坎上生山坡路边草丛中;
海拔:2000-2700m;